商业化的马铃薯 AM 和 AP 标准品为提高测定马铃薯 AM/AP 比率准确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 本研究中采用商业化的马铃薯 AM 和 AP 标准品,通过优化碘染显色操作过程,建立基于 96 孔板的 双波长法马铃薯淀粉组分检测体系,明确该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及其对淀粉组分检测的适应范围。仪器与设备为 JA2003A 电子天平(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)、Sorvall ST16R 通用台式离心 机(Thermo Scientific,USA)、HWS-24 恒温水浴锅(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)、Infinite 200 PRO 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(Tecan,Swiss)和 RVC 2-18 CD plus 真空冷冻离心浓缩仪器(Christ,Germany)。分别吸取 AM 标准液 50 µL 和 AP 标准液 150 µL,加入纯水至 1 mL,在 96 孔板中分别加入 10 µL 标样、90 µL 醋酸盐缓冲反应液(pH 3.5)和 100 µL 的碘试剂,以 10 µL 纯水、90 µL 醋酸盐 缓冲反应液(pH 3.5)和 100 µL 的碘试剂为空白对照在多功能微孔板检测其可见光段吸光度,扫描 波长范围 400 ~ 900 nm,间隔 1 nm 读数,由此得到 AM 和 AP 的扫描光谱图谱,根据双波长法等吸 收原理,采用作图法选定 AM 测定波长 λ1 和参比波长 λ2,以及 AP 测定波长 λ3 参比波长 λ4。
选取了 198 个马铃薯品种(系)以及由 RNAi 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 SBEⅠ和 SBEⅡ创制的高 AM 含量的 12 个转基因株系块茎进行检测。198 个马铃薯品种(系)中块茎淀粉的 最大吸收峰波长范围在 582 ~ 593 nm 之间。平均为 24.4%。其中最大吸收峰波长范围在 585 ~ 591 nm(即 AM 含量在 20% ~ 30%) 之间的材料占测试样品的 86.4%,最大吸收峰波长小于 585 nm(AM 含量低于 20%)的材料占比 11.1%,最大吸收峰波长大于 591 nm(AM 含量超过 30%)的材料占比 2.5%。与其他淀粉(如玉米淀粉、木薯淀粉)相比,马铃薯淀粉具有糊化温度低、黏度高、透明度高、 膨胀度大等独特性质,在化工行业上的应用具有优势(Singh & Kaur,2016)。由于 AM 具成膜性好、 胶凝温度低、不易被人体吸收等特性,在食品、医疗、纺织、造纸、包装、石油、环保、光纤、高 精度印刷线路板和电子芯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。马铃薯 AP 在稳定性、溶解性、粘滞性、透明 性和不易凝沉等方面性能优良。